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保路运动是谁领导的
四川保路运动是中国清末时期,四川人民为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而发起的一场爱国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将原本民办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其筑路权转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一行为激起了四川人民的强烈不满。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推举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各地纷纷成立分会,会员人数达数十万。8月下旬,运动升级为罢市、罢课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同盟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人组织保路同志军,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开枪打死请愿群众,引发民众反抗,保路同志军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9月25日,吴玉章、王天杰宣布荣县独立,成立革命政权,四川全省发展为反清大起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11月27日,成都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宣告终结。
1911年5月起,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四川的运动尤为剧烈,它不仅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运动的起因是英、美、德、法四国勾结清政府,夺取原本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自1908年起,外债修路的谈判已经开始,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直到1910年5月才达成借款协定。1911年4月,清政府代表盛宣怀与四国公使议定借款合同细节,待各国政府批准后签字。
湖南首先反对“国有”政策,随后湖北、广东等地也爆发抗议。四川民众得知“国有”政策后,也纷纷行动起来。6月13日,“四国借款合同”寄到成都,原本支持“国有”的立宪派转向“保路”立场,6月17日成立保路同志会,得到群众支持。在保路同志会成立的过程中,秘密的哥老会会员得以公开活动,同盟会的革命主张也深入民心。赵尔丰新任总督,以严酷手段干涉,导致8月24日起成都的罢市、罢课、抗粮、抗捐运动。
清政府为维护统治,一方面派端方率军入川处理,另一方面命令赵尔丰镇压。赵尔丰以散发的小册子《川人自保商榷书》为借口,逮捕蒲殿俊、罗纶等人。9月7日,成都血案发生,赵尔丰下令开枪,造成32人当场死亡,无数人受伤。同盟会员利用木板写下消息,投入锦江,通知下游民众起义开始。起义迅速发展,赵尔丰陷入两面夹击,请求援军。清政府派鄂、湘等六省援军,但鄂军入川削弱了湖北兵力,端方西上途中被杀,岑春煊畏缩不前,最终支持共和。
在武装斗争中,吴玉章、王天杰宣布荣县独立,建立同盟会领导的第一个县政权。川西、川北的藏族、彝族群众也加入起义。
四川的保路运动是怎么回事
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惜丧失国家主权,将铁路收归国有,且大肆派兵屠杀保路人士,通过此举,全国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
扩展资料
成果意义:
四川各族人民、各阶层人士也纷纷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教师学生、农夫苦力、商人士兵、回族同胞、羌族土司、基督教徒、僧尼道士以各种形式集会演说,呼号奔走,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径。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四川保路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保路运动
历史上的保路运动是什么?
时间:1911年;
朝代:清王朝;
简介:是因英、美、德、法四个帝国主义国家勾结清政府夺取已准归商办的粤汉、川汉两路路权而激发的一场运动;
具体经过:
清政府宣布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但是修筑铁路的股金大多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
首先起来反对“国有”政策的是湖南。继湖南之后,湖北群众也行动起来,上书抗争,集会声讨;广东人民在得知“国有”政策后,反应异常强烈,也起来进行斗争。
“干路国有”的消息传到四川,群情汹汹,要求抵制。6月13日丧权卖国的“四国借款合同”寄到成都,原来赞成“国有”的立宪派们,转向了“保路”的立场,他们在6月17日发起成立“保路同志会”。
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受到群众的欢迎,仅仅四天,成都一地签名入会的已超过10万人。不久,成都以外地区也陆续成立“保路同志协会”,到9月7日为止,成立“协会”的共有64个县。
在各地组织保路同志会的过程中,秘密的哥老会会员得到公开活动的机会;同盟会的革命主张也不断渗透到群众中去。就在这时,以滥杀无辜著称的“赵屠户”——新任总督赵尔丰带着“从严干涉”的命令来到成都。这时,群众更加怒不可遏,由此导致8月24日从成都开始的罢市、罢课、抗粮、抗捐斗争。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一面命端方率领鄂军入川“认真查办”;一面令赵尔丰“切实镇压”。
赵尔丰以有人散布一种宣传君主立宪、地方自治主张的小册子《川人自保商榷书》作口实,硬把“隐含独立”的罪名扣在立宪派首要人物的头上。9月7日便将蒲殿俊、罗纶、邓孝可、颜楷、彭芬、张澜等人逮捕。
蒲、罗等被捕后,尽管赵尔丰马上贴出“只拿首要,不问平民”,“聚众入署,格杀勿论”的告示,但成千的群众奔向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者。当他们涌向辕门时,赵尔丰下令开枪,并用马队来回驰逐。当场死者,经查明的32人,伤者无法统计。这就是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当赵尔丰的大屠杀开始后,同盟会员龙鸣剑、朱国琛、曹笃等人,用木板数百片,写上“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救自保”的字样,然后把木片涂上桐油,包上油纸,投入锦江。这种“水电报”使下游的人迅速知道了省城出事,纷纷揭竿而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保路同志军的起义。
武装起义的形势发展很快。7、8天中逼近成都的起义军达一、二十万之众。赵尔丰既要防内又要攻外,顾此失彼,狼狈不堪,急切通电求援。
警电传至北京,清政府决定:饬派鄂、湘等6省援军赴川,催令端方迅速起程西上,起用曾任川督的岑春煊入川会同办理剿抚事宜。但是:鄂军入川,削弱了湖北的兵力,有利于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端方西上,仅至资州就被部众所杀;岑春煊“奉旨”后畏缩不前,后来见风使舵反而电请清廷“组织共和政治”。
武装斗争中,同盟会员吴永珊(玉章)、王天杰宣布荣县独立,建立了同盟会领导的第一个县政权。川西、川北的藏族、彝族群众也投身起义。
----------详见百度百科。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1911年6月17日 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