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星座运势>星座运势>十二星座

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

时间:2024-06-03 05:18:09 浏览量: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的文章,本文对文章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

各地用什么方式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的经典演出轮番上演,为火热的夏日送来一缕古音古韵的悠然清凉;6月7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北京国家图书馆,非遗影像展同期启动;6月8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的大幕在天津正式拉开,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悉数登台亮相,充分交流和展示近年来曲艺类非遗传承保护的成果。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据统计,在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有超过3700项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区市和相关单位的组织下同步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优秀成果和生动实践,更邀请公众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来,感受非遗带来的美好生活。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非遗”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词。厘清非遗的概念、明确它和生活的关系、深化保护的正确理念尤为重要。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图书馆组织制作的“非遗公开课”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通过文化大家的解读、点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和技艺展示,非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逐渐明朗——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在不断深入的非遗保护实践中,人们对非遗及其保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非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传承了民族文化根脉,更为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提供了文化认同感。同时,它又是鲜活的,它是文化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它既反映了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审美和知识,又在时代变迁和自身的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十多年来,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195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当时中国有6亿人口,弹古琴的不到100位,古琴传承可以说是青黄不接。然而,自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短短十来年时间,现在中国学古琴的人超过20万,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个新的琴社出现。今年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的演出门票也是一售而空。

对942名传承人开展记录

近年来,从文化主管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非遗的影像记录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就开展了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试点,至2021年,抢救性记录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942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

随着社会各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一大批优秀的由社会各界记录的非遗影像作品活跃于大众视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守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作品更是受到了90后、00后的热捧。

遗产日期间,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将这些优秀的影像作品汇集起来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山西平遥进行展映。这是我国首次遴选优秀非遗影像作品面向公众进行集中展映,不仅让更多的青年群体和广大群众通过较高水准的非遗纪录影像作品,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而且也很好地引导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非遗记录工作中,用影像纪录的方式直观地记录、保存优秀的文化遗产。

据悉,国家图书馆还将推动这些优秀资源长期有效地进行线上永久展示、放映,并运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大众传播手段,扩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非遗记录作品找到观众,为非遗文献资料找到受众,为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提供持续助力。

来源:光明网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点活动为“全国非遗曲艺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活动”以及“云游非遗·影像展”。此外,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策划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广大民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

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开展非遗展示活动。

非遗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2022年12月,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非遗的目的是增强对文化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非遗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

有哪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呢?可以来看一下。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指引,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主题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三、活动目的

本着“非遗传承,人人参与”的宗旨,通过深入社区、乡村、校园,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讲座、咨询等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人民群众了解、认知xx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识。

四、活动时间

20xx年6月6日—6月15日

五、活动安排

(一)非遗成果图片展: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版面,“文化遗产日”期间在部分社区巡回展出,用文字、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二)非遗保护宣传:“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市文化活动中心和主要广场向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和科学普及读物,让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三)媒体宣传:“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在xx信息港、《今日xx》和xx电视台开辟专版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四)“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题讲座:组织非遗专家针对全市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知识讲座。

(五)xx市剪纸传承人培训班:邀请xx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对全市剪纸爱好者进行培训。

(六)非遗传承人报告会:组织“舜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苑凤廷、“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李治国分别到诸冯学校、南湖中心校进行传承主题报告会。

(七)非遗传承人讲座:组织xx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姜燕到明诚学校讲授古琴知识,xx东路大鼓传承人王桂东到百尺河中心校进行xx东路大鼓表演讲座。

(八)迎接全国文化遗产日——xx派古琴雅集。组织xx派古琴传承人和古琴爱好者举办古琴雅集,提升古琴弹奏技巧。

(九)征文评比:“我眼中的'非遗”xx市中小学征文比赛评比和颁奖。

(十)xx剪纸优秀作品展:征集xx剪纸传承人、爱好者的剪纸作品,在“文化遗产日”期间集中展示。

(十一)xx茂腔《非常妈妈》展演:利用“文化遗产日”前后各五天时间,在青少年宫剧院举办xx茂腔《非常妈妈》展演活动。

六、活动要求

各镇街、市属重点园区文化站要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宣传和展示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讲座、报告会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二)

1、环境氛围营造

制作以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为内容的`静态页面,在xx博物馆南门大屏幕、聂泰路口大屏幕循环播放。

时间:6月8日起

2、志愿服务——讲解员、志愿者定时免费讲解

xx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与xx博物馆志愿者在遗产日当天将为观众提供定时的免费讲解,使观众更详细的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时间:6月9日全天

地点:xx博物馆一楼大厅集合

3、网络直播“我从哪里来之二里头珍宝篇”

采用传播能力更强的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我从哪里来之二里头珍宝篇”制作播放,由社科院二里头工作队赵海涛队长和xx博物馆高级讲解员组成的团队,带领网上观众深入二里头遗址探秘、欣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并解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公众可关注xx博物馆新浪官方微博“xx博物馆1958”并收看在线直播。

时间:6月9日上午9:00

直播地点:二里头遗址与xx博物馆

收看途径:xx博物馆新浪官方微博“xx博物馆1958”

4、流动博物馆宣讲走进云集图书馆

云集图书馆是一家集书店、生活美学、饮品甜点、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安静的环境中藏着大量书籍并拥有书友群体。xx博物馆宣讲团将外派高级讲解员走进云集图书馆以“文化遗产守护者”的身份进行文物精品的宣讲。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三)

20xx年6月10日是我国x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加强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今年宣传活动扎实有效,xx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等。

二、活动主题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宣传口号

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 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 活态非遗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四、时间安排

6月10日

五、活动内容

1、制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宣传版面和宣传标语,举办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览。

2、传统舞蹈类项目展演。

3、组织传统美术--剪纸作品进校园展览。

4、振兴传统工艺,举行传统手工技艺类现场互动展示。

5、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举办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xx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作品展;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馆对外免费开放。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6月10日非遗日 6月10日非遗日主题

本文链接:http://www.xingzuo789.com/article/112273.html

上一篇:2021年5月6日出生 2021年5月6号辰时出生五行缺什么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十二星座相关文章
更多十二星座文章
喜欢十二星座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