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股市 4月8日a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4月8日股市 4月8日a股的文章,本文对文章4月8日股市 4月8日a股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沪深300指数是什么?哪些股属于沪深300?
2007-06-10 08:48沪深300指数简介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
指数代码:
沪市
深市。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日点位1000点。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其中沪市有179只,深市121只。
样本选择标准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诞生过程
1998年启动——2001年上交所首先研究方案——证监会协调沪深交易所共同开发——2003年达成共识——细节设计——
2005年4月8日正式推出
沪深300指数中权重最大的20只股票名单
序号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流通股比例 加权比例 流通市值(元) 加权流通市值(元)
1 中国联通 3067@
2 长江电力 000
3 招商银行 345
4 上海机场 3928@
6 宝钢股份 00
7 民生银行 3015@00?
8 万 科 A ?
10 中兴通讯 3779@00?
11 中集集团 6492p00?
12 上港集箱 i
14 深发展A 7243?00s
15 贵州茅台 T
16 五 粮 液 R
17 申能股份 71
18 盐田港A C
19 南方航空 3125@
20 西山煤电 3564@00C
注:流通市值为2005年3月31日收盘数据
沪深300指数问答
南方网讯 沪深证券交易所指数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就4月8日正式发布的沪深300指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何要发布沪深300指数?
答:沪深两个市场各自均有独立的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这些指数在投资者中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市场缺乏反映沪深市场整体走势的跨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切合了市场需求,适应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为市场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问:与沪深市场现有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何特点?
答:现在市场中的股票指数,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成份股指数,只是分别表征了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沪深300指数则是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指数样本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部分流通市值。成份股为市场中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主流投资股票,能够反映市场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
问: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如何?
答: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表现在市值覆盖率高、与现有市场指数相关性高、样本股集中了市场中大量优质股票等方面。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截至2005年3月末,指数总市值21817亿元,占沪深市场比例达6455%,流通市值5934亿元,占沪深市场比例达5829%。
指数试运行结果显示,沪深300指数走势强于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并且沪深30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及深证100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高,日相关系数分别达到997%和9922%,表明沪深300指数能够充分代表沪深市场股价变动情况。
在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选取上,剔除了ST股票、股价波动异常或者有重大违规行为的公司股票,集中了一批质地较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占市场净利润总额的比例达到8355%,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低于市场整体水平,是市场中主流投资的目标。因此,沪深300指数能够反映沪深市场主流投资的动向。
问:沪深300指数采用了哪些指数编制方面的技术?
答:沪深300指数在编制方面主要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分级靠档技术和缓冲区技术。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可以使在样本公司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保持用于指数计算的样本公司股本数的稳定,可以降低股本变动频繁带来跟踪投资成本,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投资。同样,缓冲区技术的采用使每次指数样本定期调整的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指数能够保持良好的连续性。样本股调整幅度的降低可以降低投资者跟踪投资指数的成本。
问:与市场中其它跨市场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什么优势?
答:其一,沪深证券交易所在指数编制和发布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推出了国内市场上最早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是在进一步借鉴国际指数编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
其二,沪深证券交易所拥有关于上市公司及市场交易主体第一手的监管信息,在样本选取上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严格筛选股票,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样本股票的风险。
其三,沪深300指数通过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卫星行情系统进行实时发布,这是交易所以外的其它指数编制机构无法获得的技术条件。此外,交易所积极支持利用沪深300指数进行的指数产品创新,以形成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创新产品。
问:沪深300指数对广大投资者有何益处?
答:沪深300指数具有作为表征市场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价格揭示功能,是反映市场整体走势的又一重要指标。这一指数推出后,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自己证券投资收益情况的基本尺度。在此基础上,市场中将会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目标的指数基金产品,这将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分散化投资的通道,也扩大了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阵容。
问:沪深300指数推出后会立即推出股指期货吗?
答:股票指数是股票指数期货的基础,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立即会推出股指期货。从国际经验来看,指数期货的推出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历史的指数作为标的,沪深300指数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市场检验。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还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和适合的时机。因此不能够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与推出股指期货简单地联系在一起。
问:沪深300指数推出的历程如何?
答:沪深证券交易所早在1998年开始就着手进行跨市场指数的研究工作,同期市场中多个中介机构也对跨市场指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期间,沪深证券交易所都成立了研究跨市场指数的专门小组,对国内外主要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借鉴,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初步形成了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的跨市场指数编制思路。
2001年至2003年中期,沪深证券交易所就指数编制方案、指数计算与发布、指数的管理等方面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了联合编制和发布沪深300指数的共识。
其后,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了编制跨市场指数的指数联合工作小组,着手进行跨市场指数的设计工作。指数工作小组在结合双方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就指数选样规则、样本调整方法、计算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比较和论证,最终在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了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沪深300指数。
在此期间,指数工作小组还就指数计算和发布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于2004年初开始进行指数试运行。2004年以来,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进行每半年轮流担当主计算方和主发布方,指数样本也按照每半年一次调整的原则进行了2次样本调整。现在,推出沪深300指数的时机已经成熟,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向市场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
问:如何获得沪深300指数的使用授权?
答:沪深30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共同推出的指数,是双方共同拥有的成果。机构投资者如需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商业运用,需要取得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认可,经签署授权协议后使用。交易所积极支持以沪深300指数为基础的指数产品开发,并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指数产品发展的空间。
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法
南方网讯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剔除其他经专家认定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选样标准为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选样方法为先计算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数、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股份数五个指标,再将上述指标的比重按2:2:2:2:1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300位的股票。
指数以调整股本为权重,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调整股本根据分级靠档方法获得。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2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指数成份股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一般为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调整方案提前两周公布。每次调整的比例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最近一次财务报告亏损的股票原则上不进入新选样本,除非这只股票影响指数的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高估了吗?
一、 沪深300指数概述
沪深3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和维护的成份股票指数,该指数是从沪深两市中选取300只股票作为其成份股,其样本市值约占整个股票市场的六成左右,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沪深300指数也是我国第一只用以反映A股整体市场表现的股票指数,有利于投资者观察和把握国内股票市场的整体变化,具有很好的投资参考价值。 二、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选取方法为: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额进行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日均总市值进行排序,选取前300位的股票作为成份股。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调整:指数根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的原则,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每次调整数量不超过10%。
沪深300指数采用派氏加权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
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三、 沪深300指数构成结构
(一) 沪深两市股票在指数中的比重结构
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由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市股票共同组成,成份股总数为300只,其中上交所股票191只,占总数的64%,深交所股票109只,占总数的36%。
沪深300指数以成份股流通市值进行计算,以2006年8月3日数据为依据,成份股中上交所股份流通市值亿元,占指数总流通市值的66%,深交所流通市值亿元,占指数总值的34%。
(二) 板块比重结构
将沪深300指数划分为20个行业板块,各板块的成份股数量、流通市值及其权重数据见下表:
表 各板块在沪深300指数中的股份数及流通值权重板块 股份数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板块 股份数 比重 流通值 比重 金属 38%金融 8267?%生活消费品 248?%公用商贸 29967u%港口交通 62h%电力热力 22733X%石化 22733X%机械材料 19633T51163%地产建筑 17567H%电子 %医药 %通信设备 %汽车制造 10333#%家电 10333"%煤炭采选 %传媒 %硬件 %软件 %农林 31b54072网络 2067X41067%注:表上数据以2006年8月3日收市价格为依据计算
从上表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流通市值的板块集中度非常高,市值排名前5位的板块占到指数总流通市值的50%,而前10位板块的流通值占指数总值的80%。
从单个板块来看,沪深300指数权重最大的板块是金属板块,其流通市值占到指数总值的1238%,其次是金融板快,流通值比重为1129,第三是生活消费品板块,流通市值占到指数的964%。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指数是以成份股的流通市值进行计算的,而流通市值受股票的价格和流通股份变化的影响,当前国内股票市场会不断上市一些具有庞大市值的银行股,会使指数中的金融板块的权重不断增加,并成为在沪深300指数中最重要的板块。
四、 沪深300指数权重个股
沪深300指数的权重集中度很高,前16只权重股的流通市值占到指数总流通市值的30%左右,而前50只权重股的流通市值大约占到指数流通市值的50%。
流通市值排在前十位的成份股是:招商银行、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万科A、民生银行、中国石化、宝钢股份、贵州茅台、上海机场、五粮液。(2006年8月3日数据计算)
五、 沪深300指数价格波动特征
(一) 沪深300指数波动特点
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的平均波动率:007%,标准差为139%。
(二)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指、深成指波动关系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指的价格变动相关度为9422%,与深成指的价格变动相关度为925%。而上证综指与深成指的价格变动相关度为8695%。
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格的平均波动率:008%,波动率14%;
深成指的日收盘价格的平均波动率:004%,标准差14%。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的区别
12月1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是153倍,位于过去10年的931%百分位。也就是说从2010年12月1日以来,只有69%的日子里沪深300的市盈率高于153。
数据来源:wind
如果简单地按照这一条信息,或者一个死板的估值表->历史百分位做决策的话,那么看到这样的数据会很容易吓尿,得到沪深300指数高估的结论。接下来会像2011/2015/2021年一样,来一大波单边下跌吗?
1、过去十年中小创波动较大,沪深300估值波动的代表性可能不够强
让我们忽略远古时代,只考察2005年以来,那么沪深300走过三轮比较大的上涨行情,分别在2006-07年、2009年和2021年。
其中2021年的行情主要涨的是中小创,和沪深300关系不大。所以严格来说,从2010年以来沪深300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特别大的估值上涨,搞得现在十来倍的市盈率就变成“十年高位”了。
如果把2005年4月以来的历史全部展示出来,那么现在看起来怎么也谈不上高估。
数据来源:wind
所以,具体时间范围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选太长的话,经济、社会和市场环境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很久以前的样本与现在失去可比性。比如2006-07年的时候我国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2%,沪深300的业绩增速连续两年超过30%,这才达到了50多倍市盈率的盛况。指望现在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南上加南了。
选太短的话,可能连一个大的牛熊周期都不包括,样本数量会过少。这也是我们认为过去10年的代表性不够强的原因。
如果是别有用心的人,完全可以片面地强调上面两张图的任何一张,向读者灌输不严谨、不完整的结论。
2、无风险 利率 长期走低,股市的市盈率本就应该提高
十年前,10年期国债的到期 收益 率是396%;现在,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是324%。也就是说,10年期国债的“市盈率”从253倍提升到了309倍。
更何况,十年前各种花式的“无风险收益率”远远高于国债收益率。在那些岁月静好的日子,垃圾债是刚兑的、房价是只涨不跌的、信托收益率是接近两位数的。如果不冒风险可以躺赚10%,为什么要来十几倍市盈率的股市中承受波动呢?
现在时代变了,随着刚性兑付一个接一个被打破,超过4%的收益率已经是有风险的了。那么对股市来说,同样15倍的市盈率在现在就比十年前的投资吸引力要大。或者说,股市的市盈率本来就应该比十年前要高才对。
再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增速中枢下移,无风险利率很可能越来越低。而且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实施零利率和负利率,这也为我国无风险利率的下调提供了长期的空间。所以股市的市盈率的长期趋势可能是越来越高。
3、行业结构发生变化,沪深300的消费、成长属性更高,对抗经济波动的能力更强
为什么我国的大盘指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总是牛市涨一波,熊市基本跌回原地,给人“十年不涨”的印象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过去的大盘指数以金融板块和周期板块为主。它们的特点是经济好的时候大干快上、弹性很大,经济差的时候产能过剩、阴跌不止,一轮经济周期下来是基本回到原地的。
高手在底下买、高处卖掉就赚了钱,大多数新手在高处才知道买、底下扛不住了卖掉就容易亏钱。
而现在呢?
代表新经济的消费股和科技股逐渐挤占了传统周期股的位置。如果说十年前的沪深300其实就是个大型周期股,那现在的沪深300已经是半个消费、成长股了。
沪深300前五大权重行业对比
数据来源:wind
金融公司和周期公司的刚性负债高、经营杠杆高、盈利能力受宏观影响大不够稳定,所以估值中枢较低,往往在10倍左右市盈率、1倍左右市净率徘徊。消费公司和成长公司的负债较低、经营杠杆偏低、盈利能力更稳定、现金流好,所以30倍市盈率是家常便饭,50倍市盈率也不太夸张。
所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消费、成长占沪深300的比重可能会继续提高,沪深300的合理市盈率中枢理应上移。换句话说,十年前的沪深300是金融股+周期股的15倍市盈率(有点贵),现在的沪深300是金融股+消费成长股的15倍市盈率(并不贵),这俩可不是一回事哦。
4、投资者结构更加成熟,估值体系可能会向美股靠拢
为什么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沪深300的市盈率总是比中证500低呢?从行业角度看,中证500指数里面医药和科技占比较多,估值中枢高是应该的,这点在刚才已经提到了。另外从市值角度看,投资者对市值的审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豆妹对身边投资者风格的感受,十年前的老股民对大蓝筹基本是看都不看的,比较喜欢“炒小炒新炒差”,普遍觉得巴菲特那套没用。现在的股市投资者更注重对公司本身的研究,不提前看看基本面是不敢直接买的,要买也是以龙头企业为主。这样的现象与时代背景和赚钱效应的分布息息相关。
更何况现在相比十年前,买基金相比自己炒股的投资者比例大大增加,而公募基金是不参与纯垃圾股的。投资者对公司质地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中国的大市值公司相比全市场的市盈率相比十年前是上移的。剔除银行后,A股各行业市值最大的前3家公司市盈率相比全市场市盈率的比率从056升至062。在美国,各行业的大市值公司市盈率相比全市场市盈率的比率则高达095。
也就是说纵向比较,大市值基本面龙头股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横向比较,大市值基本面龙头股在美国更受欢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投资者结构更加成熟,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股的估值中枢理应比十年前要高。
5、疫情压制了沪深300今年的业绩增速,明年可能会释放业绩
今年,百年一遇的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悲剧。豆妹相信最终的赢家是人不是病毒,但疫情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生命健康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根据Wind一致预测,今年全年上证50指数的利润增速要下滑19%,沪深300指数的利润增速仅为1%,中证500指数的利润增速为31%。
中证500指数里面医药股较多,属于疫情受益板块;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利润增速严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属于疫情受损板块。
随着人类抗疫手段逐步升级和病毒毒性逐步减弱,全世界会慢慢走出病毒的阴霾,各个指数的盈利增速也会回到正常水平。今年沪深300主要涨的是估值,但明年业绩释放出来,估值不需要上涨也可以获得两位数的收益率。
所以,沪深300指数现在真的高估了吗?
综合考虑上面5个因素,豆妹认为现在估值属于合理范围,远远谈不上高估,未来难以出现2011/2015/2021年的单边下跌行情。在目前的位置进行长期投资,10%左右的长期年 化收益率 是有希望的。
也就是说,半年左右赚5%,一年左右赚8%是正常合理的预期。如果被过去某几天临时的快速上涨冲昏了头脑,以为未来还会涨那么快,则需要冷静。如果投资者不够冷静,那么股市早晚会让TA冷静的……
成分股不同;作用不同;
1、成分股不同:上证50指数是挑选上海证券交易所中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 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 300 只股票组成;中证500指数是由在a股中剔除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 500 只股票组成。
2、作用不同:上证50指数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沪深300指数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中证500指数综合反映了a股中小型公司市值的股票价格。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个股时,可以先参考这些指数的走势,了解其整体趋势,再进行交易。
沪深300指数的300只样本股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包含的成分股都是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主流股票,可以说沪深300能相对较好地反映市场上成熟公司的情况,是最能代表中国股市的指数,被称为A股市场走势的“晴雨表”。
从行业权重分布上来看,行业分布比较均衡和全面,不过金融地产股占比权重较大,超过35%,其次是大消费板块。整体来看,走势也较稳。总的来说,沪深300样本股的选择还是比较全面和优质的,但是主要覆盖的还是大盘股。
指数的增长还是要靠成分股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越高,说明投资者带来的收益越高。投资指数,估值是一定要看的指标,估值低意味着可以低价买入。从数据显示,目前这三大指数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估值的相对低位,其中,中证500估值最低,更具有安全边际和上涨空间。
沪深300指数是什么意思
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
股票市场都什么时候休息?节假日?每天几点到几点开盘?
根据证监会《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和休市安排的通知》要求,上交所今日发布了2021年全年休市有关安排通知。
一、休市安排
元旦:1月1日至1月3日休市,1月5日起照常开市。另外,1月4日为周末休市。
春节:2月18日至2月24日休市,2月25日起照常开市。另外,2月15日、2月28日为周末休市。
清明节:4月5日至4月6日休市,4月7日起照常开市。另外,4月4日为周末休市。
劳动节:5月1日至5月3日休市,5月4日起照常开市。
端午节:6月20日至6月22日休市,6月23日起照常开市。
中秋节:9月27日休市,9月28日起照常开市。另外,9月26日为周末休市。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休市,10月8日起照常开市。另外,10月10日为周末休市。
二、有关清算事宜,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安排进行。
三、有关春节、国庆节测试事宜,上交所将另行通知。
上午9:20~9:25分之间集合竞价,交易时段: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4月8日股市 4月8日a股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4月8日股市 4月8日a股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