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10月走势 10月份基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基金10月走势 10月份基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基金10月走势 10月份基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两只重仓医药股的基金涨幅超10%高涨幅普遍为医药基金
10月14日,两只重仓医药股的基金涨幅超10%,医药主题基金扛起全市场领涨大旗。
与此同时,超2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日净值涨超9%,超百只基金涨超7%。
两“药基”涨幅超10%
10月14日,医药板块集体爆发。
数据显示,重仓医药股的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A、诺德新旺两只基金单日净值涨超10%,分别达10.52%、10.06%。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A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90%+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医药股,分别是万泰生物、爱博医疗、佰仁医疗、美迪西、昭衍新药、凯莱英、智飞生物、迈瑞医疗、爱尔眼科、键凯科技。
二季度末,诺德新旺前十大重仓股中,医药股占据七席。基金二季报显示,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药明康德、美迪西、爱尔眼科、昭衍新药、九洲药业、欧普康视、贵州茅台、凯莱英、五粮液、泸州老窖。
“14日医药板块涨幅较大,上涨最多的板块是医疗器械板块,其余板块普涨。”诺德新旺基金经理朱明睿认为,医疗器械板块上涨,主要还是受国内贴息政策和国外需求复苏逻辑驱动叠加IVD生化集采趋于温和。从持仓结构来看,全行业基金持仓医药占比应该已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低。从估值水平看,医药整体估值和2023年底估值水平差不多,但是很多个股的估值已经创下新低。
公募基金普涨
除上述两只“涨停”的基金外,Wind数据显示,10月14日,在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大摩健康产业A、中银创新医疗A等23只(A、C份额未合并)基金单日净值涨超9%;169只基金单日净值涨超7%,294只基金单日净值涨超5%,6000余只基金收益为正。涨幅居前的基金普遍为医药主题基金。
10月14日主动权益型基金业绩TOP30
(A、C份额未合并)
10月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10只
10月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10只
超跌赛道迎布局
具体看,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新发基金不仅数量可观,还呈现出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权益类基金中“新任老将”挂帅引发关注。Wind数据显示,在44只待发基金中,有16只混合型基金和4只股票型基金,两者占比接近50%,其中不乏“新任老将”之作。其中,于今年3月加盟泉果基金的2023年度“公募冠军”赵诣,其管理的首只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将于10月13日首发,限售100亿元。于2023年8月从前海联合基金转入平安基金的何杰(现担任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其于新东家的首只新产品平安价值领航目前已在发行中。
二是赛道基金中,“消费”“港股”等超跌赛道迎来布局。以“消费”主题产品为例。永赢消费鑫选6个月持有和大成消费机遇均派出了从业时间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永赢消费鑫选6个月持有的拟任基金经理黄韵,具有16年从业经验,该基金挖掘通过具备领先优势的新技术或新商业模式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用以直接或间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相关上市公司。港股方面,中欧港股数字经济于10月17日起公开发售;拟由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田汉卿担纲的华泰柏瑞港股通量化精选,目前正在发行中。
三是固收名将坐镇,主打“稳定收益”。广发基金固定收益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吴迪挂帅的广发景益债券基金,以及博时基金过钧担纲的博时恒耀债券基金,均于10月10日起发售。彭成军管理的景顺长城稳健增益债基10月17日起公开发售。此外,由马龙管理的招商安悦1年持有期债基目前正在发行中。
四季度或有更多新基金发行
实际上,三季度以来,新发基金在市场波动背景下已逐渐回暖。进入四季度,公募低位布局趋势越发明显。
银科金融研究院研究指出,伴随A股市场震荡下行,今年9月“金九”并未如期而至,权益型基金业绩再度下滑,9月除货基和不到八成债基实现正向盈利外,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几乎“全军覆没”,仅不到一成的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即便如此,9月偏股型基金整体股票仓位却出现环比小幅上升,截至9月26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持仓分别为87.5%、83.4%。
此外,银科金融研究院认为,自6月以来新发基金规模连续4个月超过1000亿份,发行市场逐步回暖,债券型基金仍占据主流。因为在市场环境较为低迷时,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具有避险需求、收益需求较为稳健的债券型基金更受投资者青睐。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一、二、三季度新成立基金份额分别为2738.29亿份、4222.18亿份、4328.21亿份。三季度以来,基金发行份额较前两季度分别增长5.28%、58.06%。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今年以来A股在大幅度调整后,当前大部分个股的估值已接近相对合理范围,加之美国后加息时代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度在逐渐减弱,使得市场流动性趋于平稳。“因此自三季度以来,相关经济数据出现一定恢复。在此背景下,股市作为预测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低位持有股票,这成为新基金在现阶段发行规模较大的主要背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整体转好,股市估值水平趋于合理,市场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可控,四季度有望迎来更多新基金发行。”
基金经理并非“全能”
“基础市场行情不好,影响了投资者入市积极性,2023年的新基金发行情况大概率会不及2023年。”百嘉基金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表示,前两年的“爆款基金”现象,如今让很多投资者陷入反思,当前市场行情不好,基金公司也无法制造“明星”。
对此前“造星”现象进行反思,的确是谈及当前基金发行时不少公募人士的共同反应。
“基金经理也是一个普通人,对其抱有‘既能把握热门赛道行情,又能在大跌前及时逃顶,还能具备宏观趋势预判、大类资产配置’这些‘全能’预期,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基金经理也不可能做到。”某中小型公募高管李翰(化名)对记者称,在这几年的结构性赛道行情中,基金公司集中各种资源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确吸引来了不少资金,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但根据基金经理过往业绩、在行情上涨时入市的基民,结果却是承担了高位发行基金带来的大幅度回撤,这是不应该的。
“如此这般几轮下来,不仅基民投资信心受挫,基金经理也屡次从‘神坛’跌落‘地狱’。这并不利于基金经理这类优秀人才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发展,对基金公司而言,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短视的行为。未来,如果要优化公募发展生态,我认为要从基金发行作为突破口,做些改变。”李翰说。
李翰对记者表示,基金在投资运作前应与基金经理达成共识,清晰界定基金产品的投资目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基金产品设计要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相匹配,更要强调基民、基金产品、基金经理三位一体,匹配合适的投资策略,再选择投资风格与能力圈适配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该产品,以确保产品实际运作表现与产品定位保持一致,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
十月份基金会涨吗
会涨。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基金的涨跌受到经济、货物等的多种因素,2023年10月份各地的疫情得到缓解,经济上升,基金也会随之增长,具体可到官网查询。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基金10月走势 10月份基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基金10月走势 10月份基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十二星座